最近國內精密
冷拔鋼管價格的反彈給了市場很大的信心。7月中旬之前,國內精密
冷拔鋼管市場經歷近三個月的下滑。7月19日,首波反彈行情出現,已持續至今。17日,國內鋼鐵業三大巨頭寶鋼、武鋼和鞍鋼同時提高9月份鋼價,而武鋼股份[4.82-1.03%]的報價中,最高每噸上漲了800元。從支撐因素分析,本輪價格反彈可能與幾個短期因素有關:一是前段時間精密
冷拔鋼管價格的大幅下跌造成了部分鋼企停產整頓,供給相應減少;二是房地產市場受打壓和股市的低迷,讓部分游資轉而進入精密冷拔鋼管貿易領域,出于抄底的考慮抬高了價格。綜合來看,如果中國的宏觀政策不再加大收縮力度,譬如按計劃完成今年7.5萬億的信貸指標、保障房如期開工、外貿政策穩定等,在精密冷拔鋼管需求方面,不會出現大的波動。況且,安邦始終強調,下半年的宏觀經濟不會出現所謂的“二次探底”,精密冷拔鋼管需求會穩中有升。這樣一來,精密冷拔鋼管價格未來的走勢,就要看精密冷拔鋼管了。 問題在于,從較長時間考慮,這輪上漲行情背后代表的是怎樣的趨勢?是否表示鋼價已經觸底反彈?在我們看來,最可能的局面是,精密冷拔鋼管需求與上半年相比,會有一個恢復過程。 看中國鋼鐵市場,受政策影響的若干投資領域仍是重要因素。比如房地產,今年前7月,國內房地產投資增幅37.2%,較上半年繼續回落0.9個百分點。單月來看,7月份房地產開發規模首次出現環比下跌,跌幅達3成。但是從房地產實際開工量來看,正常年份的房地產開工量為每年500萬套左右,最多的時候可以達到900萬套,而今年僅保障性住房供應量就達500多萬套,因此,雖然房地產調控讓商品房開工數量下跌,但如果保障房建設計劃能夠按預期進行的話,相比前幾個月,房地產市場會有一個穩中小幅上升的精密冷拔鋼管需求量。 而汽車市場的情況則要悲觀一點。在去年高增長的刺激下,年初各大汽車廠商都持樂觀態度;但半年過去后,車市呈現出逐漸萎縮走勢,此前比亞迪下調今年增長預期就已經證明了這一點。同時,汽車庫存也達到了高點,接下來會有一個去庫存的階段,相應的,對于精密冷拔鋼管的需求也就難有大的增加。當然,以上的分析也是與“瘋狂”的上一年相比,而從更長的歷史區間來看,汽車市場需求仍處中高位。 另外一個利空因素則是出口退稅的下調。7月中旬開始,在結構調整的政策下,鋼鐵行業出口受到打擊。但從商務部近期的表態觀察,進一步下調出口退稅的幅度不會很大,我們的判斷是微調。如此,在出口方面,起碼未來的情況不會比現在更加糟糕到哪里去。 今年二季度以來,中國精密冷拔鋼管進口量已經連續3個月同比下降,其中4月份精密冷拔鋼管進口量比上年同期下降2.94%,5月份比上年同期下降2.92%,6月份更是比上年同期下降14.72%。與之相關聯的,是進口精密冷拔鋼管價格的不斷上漲,從1月份的89.89美元/噸上漲至7月份的141.38美元/噸,漲幅達57.3%。由此可以看出,價格的上漲造成了國內鋼企進口量的下降。雖然7月份精密冷拔鋼管進口實現了4個月來的首次增加,但也許帶來的卻是進口價格的再次上漲。截至10日,天津港含量62%的現貨精密冷拔鋼管價格已經竄升到144.50美元/噸。 另外,國際三大礦山目前傾向于采用現貨定價系統,這是中國鋼企最不愿看到的。因為這將增大精密冷拔鋼管的金融屬性,加大價格波動的空間。為穩定供應水平,鋼企必須付出一定成本來適當采用“套保”的方式,對于一向不熟悉金融衍生品的中國企業來說,風險將大大增加。雖然在巨大的壓力下,國內廠商加大了在國內找礦和“走出去”的步伐,但進口精密冷拔鋼管占總供應一半的局面難以改變,在可預見的時期內,進口精密冷拔鋼管價格仍然是左右市場的主要力量。